【翻譯】歷史迷因 第81集

連續兩天的梗圖連發!
接招吧!歷史迷因攻擊!

本次又有一個解析不小心話太多了
還請各位見諒ww

喬痔 滑剩頓

譯者Pomelan的各種連結:
Facebook
Instagram
巴哈姆特







以下2張圖由讀者喬痔 滑剩頓投稿




梗的解析:

1.1940年的敦克爾克大撤退應該還算廣為人知,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型的撤退行動,盟軍因為德軍的追擊,從歐陸上撤走了將近40萬人;1944年的諾曼第登陸也是眾所皆知的事件,盟軍因為這場行動的成功而讓二戰有了轉機。順道一提,前天(6/6)是諾曼第登陸75周年的日子喔

2.和上一張圖相關,這裡的「我們將戰鬥到底(We shall never surrender)」是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在1940年6月4日(敦克爾克大撤退完成日)發表的演說,這場演說讓撤退行動後低落的士氣大增,演說內容激勵人心又充滿震撼力,幾乎可說是二戰時期影響力最大的一次演說
部分演說內容可參考此影片:連結

3.亞歷山大圖書館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也一度是當時代的知識中心,但後來不幸遭到焚毀,館藏全部付之一炬

4.波蘭翼騎兵與維也納之戰,沒錯,就是那個老是被調侃的波蘭,但他也是有曾經強大的時候,這次介紹的翼騎兵就是波蘭最強大最負盛名的兵種,總之我們先看圖:


帥啊!帥他媽的!管他翅膀到底有沒有用,帥就是正義!

波蘭翼騎兵標誌性的代表就是背上的羽翼,據說是把木弓折成兩段,然後加上鳥羽連接在背上,目的是嚇阻以及耍帥(度的,耍帥是真的很重要)。翼騎兵的主要武器是長槍,同時還配配有戰錘、戰斧或軍刀,也有部分會配火槍。他們的戰馬也是經過挑選,不僅負重能力強,可以長距離行軍,體力恢復速度也很快。而翼騎兵的作戰策略是將騎士排列成緊密的橫隊,靠著優異的馬術,在密集衝鋒中保持陣型,接著用長槍將敵人陣型打亂,再用近戰武器發動攻擊。

翼騎兵的功績十分顯赫,1577年的盧比斯佐戰役,2000名翼騎兵面對10000多名叛亂份子,繳出了僅陣亡約60人卻擊殺了4000多人的成績;1605年的柯克霍爾姆戰役,大約3000名翼騎兵對陣10000餘人的瑞典正規軍,最終以300人的代價殺死了6000名敵人。但其中最著名的戰役還是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

維也納之戰是哈布斯堡王朝與波蘭立陶宛聯邦聯軍對圍困維也納兩個月的鄂圖曼帝國軍隊進行的一場解圍之戰,這場戰役阻止了鄂圖曼帝國繼續向歐洲侵略的野心,也讓歐洲的基督教得幸免於難。當時的戰局是138000人的鄂圖曼軍包圍了維也納,城中的奧地利軍卻只有15000人,只好固守城池等待援軍,這時挺身而出的是被封為波蘭雄獅的揚三世·索別斯基,他率領30000名波蘭士兵前往救援,其中翼騎兵數量為3000人(但並非只有他參戰,同時還有其他人的軍隊,援軍總數大約70000人,而揚三世是這次聯軍的統帥)。

揚三世抵達維也納之後並沒有直接強勢進攻,而是進行幾次試探性交手後,將軍隊布置到敵軍後側,接著等時機成熟就以翼騎兵發動衝鋒,由於鄂圖曼方的疏忽,他們幾乎沒有準備任何野戰防禦工事來應付從背面來的攻勢,使得以步兵為主的鄂圖曼部隊,必須在毫無屏障的開闊地形上直接承受波蘭的正面攻擊,鄂圖曼部隊陣型完全瓦解,往東方潰退。自此,鄂圖曼帝國由盛轉衰。

5.沒錯,又是東征梗,我的老天這梗的出現率也太高了些,我就直接複製上回的解析了,十字軍東征小科普~這大約發生在1096年到1291年之間,是教皇批准讓歐洲領主與騎士對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國家發動的宗教戰爭,但多為打著宗教名義進行的劫掠行動

6.可以,這很史達林。好吧我其實不太確定他是不是真的有說過這句話,但這種風格確實還蠻符合的,其餘我也不知道要補充什麼了,也許有勇者可以幫忙考據一下?


我只想說一句
翼騎兵也太他媽帥了吧